级别: 院长
UID: 84956
精华: 0
发帖: 1026
威望: 4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213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19-12-21
楼主  发表于: 2016-02-04 15:42

 【胸痛管理系列采访四】陈玉国:胸痛走基层与大数据平台

愚愚学园www.SciFans.com提醒:
请介绍一下您最近一直在进行的胸痛走基层活动?

我介绍一下最近我们在进行的胸痛走基层的活动,胸痛走基层的活动是2015年在六月底召开的第八届齐鲁胸痛论坛和山东省的心血管介入质控还有医师协会的年会上提出来的,当时正值山东省医师协会胸痛专委会成立之即,我提出来从九月份开始我们要走基层。另外,去年我们提议十月份为胸痛宣传月,十月份第二周为心梗救治宣传周。

为什么决定去年九月份就开始走基层活动呢?这和全国的胸痛救治现状是分不开的,基层的医生、老百姓对胸痛的认识不足,对胸痛的救治效果不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进行宣传推广。我们医生的主要责任是在医院看病,同时我们也有义务帮助政府宣传普及胸痛知识。只有到了基层去宣传这些胸痛救治的知识和方法,才能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胸痛病人发病以后该如何处理,这样才能推动我们国家胸痛救治的整体水平,所以我们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走基层,现在大概走了十几个地方,我们决定把参与胸痛联盟中心的医院在12月底尽量都走一遍。

另外我们已经和河南、河北、天津的一些单位进行过沟通和交流,希望明年这样的活动能够走进河南、河北、天津,更好的宣传推广胸痛知识。我们为什么叫齐鲁行呢?主要是由齐鲁胸痛论坛和我们齐鲁医院发起,在齐鲁大地进行,而且我们联合了齐鲁网,齐鲁电视台和齐鲁晚报,这么多的齐鲁凑在一起,所以说叫“齐鲁行”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要宣传胸痛知识、健康教育,走进社区让老百姓和社区医生、急诊科的医生以及院前的医生了解如何救治病人,包括从院前到院内的有效对接、各个学科之间合作共赢……我想这里头还不是单纯两个学科,而是多个学科合作共赢的一种框架,所以说通过这种形式应该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科和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

去年6月27号、28号那个周末我们召开了走基层活动的启动仪式,论坛会议期间我们自制了个胸痛宣传片,也有一个非常琅琅上口的口诀,让老百姓有胸痛的概念、胸痛到医院的理念。我们还印发了一些宣传手册,联合齐鲁晚报、齐鲁网、齐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每次基本上都能带着他们一块走基层,他们也写了一些宣传报道,让我们老百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到胸痛知识。所以走基层的活动应该对于推动山东从基层社区到大的医疗中心胸痛救治理念的普及。同时我想这种形式明年要有计划性的走进河南、河北、天津,所以我想我们的走基层活动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齐鲁行活动也希望这个行动能够带动不仅仅我们山东,更重要的可以走出山东,影响到全国。

慢病防治结合是改善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而急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慢病防治体系的重要一环,请您谈一下如何完善目前我国慢病防治急救体系?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现在主要慢性病包括两类,一是肿瘤,二是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精神紧张、活动少、家族史等。我们国家目前慢性病发病呈现井喷态式,这些病人都到大医院来看病是不现实的,所以国家卫生计生委早就提出来慢病的防控在基层,慢病的管理在基层,当然也需要大医院去指导。

但是,慢病急性发作期的救治必须依赖急诊救治体系,必须到大的医疗中心去救治,至少县医院或者地区医院或者省级医院;慢病的稳定期可以在基层在社区,而且欧美的经验也是这样子。所以,慢病的急性期发作期急救体系的建设一定会落到以急诊医学为主,前有院前急救,后方有各个专科这样的模式。

按照我们现在国家急诊学会的学科划分,有九个学组,其中有一个学组是院前急救,还有一个急诊心脑血管病学组,还有重症病学组,还有一个心脏骤停的复苏学组,可见,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部分。

总体情况来看,慢病急性发作期急救体系的建设,现在看来不是太完善。如何把病人快速有效的转到大的中心来,意义非常重大。所以如何把我们国家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好,使得院前急救和急诊科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当作重中之重来进行。我们胸痛中心的建设属于慢病急性期发作期急救体系的建设,而且胸痛中心建设的好,可以促进整个慢病急性期发作期急救体系的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里强调一下急诊科在慢病急性期发作期急救体系中的中间枢纽作用,急诊科必须得起到合理分流的作用。如果不能合理、快速的分流,尽快的抢救,就会出现两个问题:重症的病人要么没了,要么就残了。而轻病的人在医院里占了资源和空间,于是住院难、住院贵的问题都来了。所以说如何进行非常好的急诊体系建设,有非常好的团队可以合理分流病人,对咱们国家来说意义重大,特别随着分级诊疗的推广,慢性病都在基层了,急诊科的任务就更重了,如果把这个体系建设好,病人突然来了以后该分流的分流,需要抢救的快抢救,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

如果一个地方没有人才没有能力建设,也没有设备投入,是运转不起来的,就像一个大的火车站一样,某个地方要卡了壳,火车来了走不动,那不成了死水潭吗。所以说这个慢性病的急诊急救体系的建设对咱们国家来说意义重大。现在我们国家急诊急救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有,但是还需要完善,还需要建立多学科合作共赢的框架,而不是让急救科、院前急救互不来往,而且院前急救和社区也不联系,也没有很好的业务治疗关系,这些单位得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系统,形成一条龙的服务,这样重病人快抢救,轻病人快分流,才能真正让我们老百姓受益,而且才真正实现急慢分治。

中国胸痛临床研究对于完善慢病防治急救体系的作用或可能贡献?

我们当初之所以进行中国胸痛临床研究这个项目,在国家、省市的层面上,卫纪委的层面上都立了项,这个项目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希望建立起来一个从社区到院前到急诊到重症监护室或各专科的完整体系。我们从2014年1月3号就启动中国胸痛临床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实际上分四步走,第一步找基线数据,第二步改善我们的服务模式和技能,第三步验证,第四部进行推广。

全国现在除山东省以外的地区大概有7家医院的参与,山东省省内有23家医院参与。光说我们国家的好和不好,好到什么程度不好到什么程度,不同医院之间有多少差别说不出东西,得找数据,用数据会说话。目前关于胸痛的临床研究在中国没有数据,没有人告诉你中国胸痛病人有多少,这些病人都什么病因构成的,都什么时间来的,怎么来的,来了以后医生怎么治的,治的办法如何,效果如何,有多少人做了检查有多少人做了手术,有多少人出了问题,有多少人心脏功能、肺功能受了影响,还有花费如何,这些办法实施的时间结点如何,是来了五分钟做的治疗呢还是十分钟做的还是20分钟做的……

所以胸痛临床研究项目就是想找到中国胸痛病人救治的基线数据,为我们国家慢病急诊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行业制订规范提供标准,也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既降低重病救治的死亡率、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又使轻病人快分流,减少医疗资源的占用或者浪费。

基线数据对中国人来说特别关键,就像人口普查一样。原来我不理解人口普查有多大意义,现在就理解人口普查意义重大,因为如果你不知道国人到了什么状况,很多政策就不知道怎么制订。临床研究数据的建设周期很漫长,我们从2014年1月3号开始设计,目前我们APP开发刚刚拿到,还没有真正到实施阶段。这个团队十几个人日夜奋战,付出了很多心血,所以说周期特别长是临床研究的基本特征,一天两天可看不到成绩,得五年八年十年慢慢才会有成绩,才能看到做这个临床研究找到了这么多数据,发现了这么多问题,找到了这么多思路和方法。我想中国胸痛临床研究项目对我们国家的慢性病的急性发作,至少对胸痛、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心血管病发作为主的慢性病的急救体系的建设,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一定是意义很大。

您也致力于构建胸痛大数据平台,请谈一下胸痛联盟和胸痛大数据平台相互关系?

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我们致力于构建胸痛大数据平台,谈一下我们胸痛联盟和中国大数据平台相关项目资源的关系或者作用。因为我们刚才谈到我们国家胸痛救治的现状不好或者不乐观,有过度和不足并存以及救治延迟的现象,就得需要抓数据,抓数据就得需要多家医院联合,多家医院联合就需要联盟。

胸痛中心建设,胸痛联盟建设的目的是团结更多的学科更多家医院来共同搭建平台,来抓取胸痛大数据,胸痛大数据的抓取就得依靠胸痛联盟的建设,让我们更多的学科、更多的人、更多的单位参与到中国胸痛联盟建设当中来,这样大家才有一个平台,才有机会让大家都来参与抓取、收集我们胸痛病人的数据,所以说胸痛联盟和胸痛大数据之间实际上是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大联盟有利于胸痛数据的抓取,反过来说大数据又促进了大联盟的发展,有了大数据平台可能有很多家医院自愿要加入到这个大联盟当中来。如果没有胸痛联盟的建设,光说大数据没有人来做,人家不了解怎么回事儿。胸痛数据平台既搭建了平台又抓取了数据,抓取的数据再回到这个平台上,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基线情况,更好的来改善我们医疗服务,提高病人的救治水平和质量,所以说这样数据平台的建设,对咱们国家整体胸痛病人的救治意义重大。

我需要再强调一点,就是我是心血管医生又是急诊科医生,我不单纯站在心血管看胸痛,如果单纯站在心血管看胸痛,一定是看的胸痛都是冠心病、心梗、心绞痛,不是这样子,我是站在急诊科来看急性心血管病,看全貌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专科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了个胸痛就认为是不是梗塞了是不是心绞痛,查标记物、做心电图、做CT,而没有想到这个病人胸痛根本就不是发病,需要做别的检查,这耽误了事。

所以说我们看的是病人而不是单纯一个心脏,再大一点说我们看的是病人而不是病,在我们科室做的业务学习,我也不断灌输让我们的医生来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把病人看成个整体,而不是单纯的病,他是个病人。我们国家医学教育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作为医生我们自己要知道把病人要从整体去看,病人科学合理的救治,同时还需要沟通交流。今天特别高兴和你们在这儿沟通和交流,咱们以后有机会再多交流,把我们医院或者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我们国家胸痛救治的现状宣传推广出去。



【温馨提示】体验睿医文献免费全文,请在App Store搜索“睿医文献”安装即可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