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6595
精华: 0
发帖: 1145
威望: 1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306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2-27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4:13

 马良坤:一位产科医生的“蝶变”

镜头一

    马大夫来了!

    刚一踏进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诊室的大门,马良坤就被几位家属认了出来。这是她从医21年间再普通不过的清晨马大夫,您说,我这个严重吗?这报告单上写着:多发甲状腺结节。

    马大夫您看,我闺女24周+2,血糖高了一点儿,不要紧吧?

    好极了!很棒!就这样!加油!

    用力!别说自己不能生!我说你能生就能生!

    分娩室的门突然打开,嘈杂的人声戛然而止。马良坤从门里探出头来:XX家属!几个人哗啦啦围上去。给你们报个喜,女孩,6斤,可精神了!出来的时候就睁眼睛了!她学着做了个鬼脸,一家人哄堂大笑。

    这是马良坤喜欢的日子。

    她被称为承载希望的魔术师。

    她的工作与幸福、希望相关,她不仅是理论造诣极高的医生,同时也是产妇最信赖的贴心人。

    

    我想像妈妈那样去帮助别人

    是个好孩子。短短几个字,让我有种想哭的感觉,掺杂着喜悦和感激。

    会客厅。她的口碑,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都是极高的。

    身着白大褂,马良坤像进入角色的演员,外界的一切全都干扰不到她。每周除了门诊,她还有科研教学和科普任务。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每天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有各种疑难杂症的产妇。学生们说,马老师接管的病人,一个比一个复杂。常常是高危产妇辗转多家医院不收,来协和医院妇产科,几乎是她们的最后一招。

    马良坤的一天,从早上7点多开始。这是夜班医生和白班医生交班的时间。她要听取夜班医生昨晚对病人情况的处置汇报,快速记录下来,针对其中一些特殊情况,她会在查房时做专门关怀。

    每种情况都需要产科医生当机立断,宫内什么情况?这个人应该什么时候助产?什么时候做剖宫产?再比如妇科做肿瘤手术,如果不行就把肚子缝合上,但产科没有退路,孩子必须得出来。有的器官切就切了,但我们切个子宫,这个家可能就没后代了。有一些妇科疾病,它是和人的家庭、命运紧紧相关联的。马良坤善于在这些紧急时刻做出决断,但也常常承受危急重症带来的巨大压力。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怀孕生产是自然而然的生理过程。在讲究专业主义、技术至上的医疗系统内,产科被某些人认为是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科室,忽略了其人文性,甚至或多或少受到轻视。但产科是医院里唯一一个添丁、算加法的科室。马良坤说,产科责任重,风险大,虽然没有有的科室医生风光,但几个小时的辛苦后,听到新生命呱呱诞生的哭声,也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分娩是母亲和孩子第一次分离,其过程往往没有行外人想象的那么顺理成章。孩子与母亲通过胎盘和脐带连接,共用一套生命运转系统,在近10个月孕期内建立起了一种封闭的平衡,分娩不可避免要打破这种平衡。从宫口打开到小孩出生,每个孕妇所需的时间不等,但一个共同点是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化,而且来得很快。

    21年间,马良坤试图将这种未知的风险降到最低马大夫态度和蔼,她安慰我说:怀孕本来就是顺其自然、优胜劣汰的过程。第三次怀孕生产时,她又遭遇了胎儿缺氧等危急情况,还是马良坤当机立断,化解危机,让她娩出宝宝。

    还有一个产妇,顺产的时候遇到困难。在产房里,有人说,孩子个头太大,剪个侧切出来吧。马良坤不同意:孩子的胎心挺好,产妇本人也会用力,干吗不给她这个机会呢?这位产妇最终得以免受侧切之苦。后来,她在一个产妇微信群里感慨:我放弃了。我听见有人说:给她剪个侧切出来得了。只有一个人没有放弃,那就是马大夫。这件事让马良坤感慨良久:你随意说的一句话,就能帮她,她能记一辈子。

    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手中有两样东西:药与语言。语言被马良坤概括为五个一工程:即看一眼、问候一句、叫一声名字、解释一遍结果、道一声再见。原来我的半天门诊一般有40到50个号,一天下来最多会看100位患者。在普通门诊,我跟每个患者交流的时间也许只有三五分钟。如果你多看她一眼、叫声名字、问个好,就会让患者感觉很亲切;跟她讲讲这些化验单,比如说RH因子阳性,给她解释一下你不是熊猫血,告诉她不是有病;听完胎心,顺手擦掉肚子上遗留的B超耦合剂,扶她起床等等,都会让她有不一样的感受。

    在一篇如何降低医患关系的科普文章中,马良坤写道:第一做好围产保健,做好孕妇教育,即给老百姓规范的围产保健;第二充分知情同意,切实告知风险,包括病历的书写,明确交代病情及各种风险,不要盲目乐观,不能大包大揽;第三查找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要把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知道怎么去管理孕产妇;第四良好的人际沟通,提倡换位思考,要确认医生说的内容是患者理解的内容,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最后是妥善处理投诉,积极应对诉讼,像危机公关一样,出现问题你应该怎样做。这几个层面环环相扣,绝大部分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生产他们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如是说。马良坤的母亲曾是一名教师,她从小就崇拜母亲,希望像她那样帮助人们。我的母亲就像精神助产士,帮人成长。我追随她的步伐,要成为一名好医生。

    

    马良坤怀孕9个月时在协和医院进行模拟产房的孕妈妈课堂演示。

    

    马良坤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二孩妈妈直播。

    千万别把怀孕当生病

    战国时期,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行医,谁医术最高?扁鹊回答,老大医术最高,他治病于未发之时,但没什么人知道他;其次是老二,人们病不太重时去找他,他手到病除;我最差,来找我的都是一些病入膏肓的患者。我偶尔把病治好了,别人却说我是神医,治不好也不会为难我。我们产科医生,要把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都做好在一次科普讲座时,马良坤以这样一段故事作为开场白。

    2015年圣诞前夜,马良坤被紧急召回医院会诊产后大出血。一边是生命垂危的产妇,一边是产妇妈妈沧桑的脸,马良坤连连叹息:这位二胎妈妈患的是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急产还有贫血,她的产后出血本来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 这件事让马良坤更加**************科普工作。她下定决心做好医生培训,开展移动医疗和科研教学课题,在产科真正实施治未病和健康管理。

    二孩政策发布后,生育人数的增速一度让人吃惊。2016年,北京市产科床位一度供不应求。马良坤认为,这拨儿二孩潮的真正特点在于高龄高危产妇的大量增加。有统计显示,小于35岁女性的自然流产率约为12%,而超过35岁的女性自然流产率上升到35%左右。妊娠高血压在高龄孕妇中的发生率比适龄孕妇高出2-4倍;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更是比25-29岁的孕妇高出3倍以上。

    马良坤的坐诊时间经常超过中午12点。高龄产妇多了,高危病人也多了,尤其是剖宫产后再怀孕的。孕产知识的普及就更有必要了。

    2005年,马良坤赴开展工作。我是第一个做腹腔镜子宫切除、第一个做斜隔手术的医生。那里的吸引器不好,他们的索朗主任就用嘴去吸管子,让我们看到基层医生的不容易。

    作为分队队长,除了日常工作,马良坤还在产科危重症、妇科化疗、宫外孕早期诊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协助医院妇产科主任制定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及产科诊疗常规、确定妇产科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设计宫腔镜手术记录表格及知情同意书、完善镜操作规范等工作。

    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意识到在基层开展孕检知识科普的重要性。在协和医院妇产科,有一群孕产妇被叫做小花被,就是从郊区、农村来,抱着小花被,打着救护车来的孕妇,可能出现胎盘早剥、胎死腹中、产妇大出血等危重状况。她们缺乏基本知识,往往连最基本的产检都做不到。

    为撰写《怀孕,你准备好了吗?》一书,马良坤组织了近30位各科室医生。大家都写相应的内容,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学习各科室在孕前准备方面的内容。

    最近,她又致力于网络公开课、模拟教学以及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孕产妇健康服务平台研发工作。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解决目前国内妇幼教育、科普、管理工作的不足。她运用*********妈咪APP,在平台上进行北京市科委的移动医疗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模式研究,以及北京市卫计委的移动医疗用于孕产期健康管理的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为互联网+围产医学提供科学的证据。

    只要你想成为一个妈妈,你就可以

    在同事、朋友眼中,她是热心的马大夫。同科室的一位医生,在出国进修前怀孕了。临行前,马良坤帮她制定饮食计划,并让她带上便携式胎心监测仪,叮嘱她控制体重。马良坤组织科里同事春游,二三十人,她会把每个人都照顾到。

    马大夫从怀老二到生产,没有休息过一天。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樊长苗说,她不觉得累吗?因为在协和,没有办法停下来。她说:你不做,别人就要累着帮你做。但马良坤有自己缓解压力的办法。坚持走路、做瑜伽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她推荐孕妇做的,自己一定也能做到。在怀二孩时尤其如此。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邱玲记得,她与马良坤同去药监局做评审工作,间隙时,她看到马良坤靠在墙上蹲马步,并得意地说自己能坚持两分钟。

    如果对马良坤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女强人层面,实在过于单薄了些。

    女人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大抵就是化茧成蝶,成就自我的一次蜕变。得知自己再次要当妈妈时,马良坤已是43岁,意味着唐氏儿风险为1/30,自然流产几率高达35%。她甚至在孕早期经历过先兆流产。肚子里二胎宝宝的成长举步维艰,说不害怕一定是假的。旧语重提,她感慨良多,我深知高龄妊娠的风险,最好的和最坏的都有可能发生。但,二胎不仅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加有活力,更让我深感自己本职工作的重要。我觉得自己的孕育经验和体会值得跟大家分享,让更多的家庭知道,让更多人受益。

    蝶变:破茧,层层剥离。从懵懂的医学院学生,到知名三甲医院医生;从青涩的住院医生,到成熟干练的主任医生。她的蝶变令人瞠目,甚至令很多其他年轻医生望马兴叹:她那高度,我达不到,太难了。

    行医21年,她笑言倏忽而过。

    至今,马良坤父母仍能回忆起女儿的大学时代:女儿上大学攻读日语医学,英语都是靠自己一点一点学的。来到协和医院,白天工作,回到家和夜晚抢时间学习,很少在半夜12点前休息。

    那年,北京协和医院从全国10所医学院里每所挑两三个人来实习,我那时是班里第一名,就被选上了。经过多重考试及各科轮转,毕业前,经过与科室的双向选择,马良坤留在妇产科。我母亲的一位朋友是当地特别有名的妇产科专家,帮助很多不育的夫妇孕育了后代,我想像她一样。

    我的恩师很多,从每一位老师身上都能采集到营养。

    她说恩师郎景和教授说过,医学知识的普及是医生的社会责任;如果你仅仅治病,还不是一个好医生。这让她认识到,医学不仅要有知识和技术,还要有人文和艺术素养,要不断提升自己综合能力。

    她说恩师林守清教授教导她凡事以病人为中心,这让自己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她也以此要求自己的学生和进修大夫,传承协和精神。

    她谈恩师徐苓教授,说她非常优雅、谈吐得体,但为了让学生看一个很特殊的病例,不惜蛙泳过挤满了患者的狭长过道去找学生。

    她说恩师边旭明教授曾带领她进行系统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工作,并帮她争取赴美学习的机会,接受遗传咨询的培训。

    她曾跟随恩师杨剑秋教授学习围产保健管理、进行助产培训、开展孕妇学校的工作。杨教授要求学生要做有良心的人,切不可太势力、太功利,她牢记在心。

    她说恩师刘俊涛教授说过:科研不应止步,既要谨慎前行,也要大胆求索。随后,她联合各科室开展妊娠糖尿病专科门诊工作、孕期营养门诊工作,同时还有孕妇学校建设等工作。

    这一切,助她蝶变。于是,恍见那颗被优雅外表掩饰的内心,刚毅而果断。从青涩到丰盈,医者仁心,精益求精,目光笃定,脚步坚实。

    (文中病人名字为化名)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