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4956
精华: 0
发帖: 1026
威望: 4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213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19-12-2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01 13:03

 胃镜做了那么多,胃憩室见过几回?

愚愚学园www.SciFans.com提醒:
消化道憩室( diverticulum) 是指消化道局部的囊样膨出,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憩室的发生与消化道局部解剖、年龄、人种及膳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相关,为一类较少见的疾病。迄今国内多局限于单种憩室研究和并发症的个案报道, 缺乏国人消化道憩室发病学特征及并发症的整体描述。

消化道憩室根据憩室壁结构的不同,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前者为黏膜、肌层和浆膜均膨出,而后者只有黏膜和浆膜两层突出。憩室可以多发,也可以单发,以单发者多见。多个憩室同时存在称为憩室病( diverticulosis),有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症状性憩室病或憩室性疾病。绝大部分患者可终身无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种族、年龄、膳食结构是影响憩室发病的重要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西方国家结肠憩室发生率明显高于亚洲等经济不发达地区;消化道憩室以结肠憩室最为常见、十二指肠次之, 胃憩室最少见。



食管憩室



结肠憩室

胃憩室



胃憩室于1793年由Baille首先描述,是指胃壁局限性向外囊袋状扩张,且其内胃粘膜走行正常。胃憩室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居多,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

关于胃憩室的病因,目前尚有争论

大部分学者认为胃憩室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最为常见,多数为真性憩室,憩室壁含有胃壁的各层组织,是胃壁肌肉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缺损导致胃壁局限性薄弱,进食后由于胃蠕动和内容物造成胃腔内高压力使薄弱处的胃壁向腔外疝出,如胃底憩室。后天性憩室也称为获得性憩室,多属牵拉性,由于胃自身疾病如炎症、溃疡、肿瘤、手术及周围组织的炎性改变等粘连牵拉导致憩室形成,既包括真性憩室,也包括假性憩室,发生于胃窦部和胃体部的憩室多属此类。但也有学者在新生儿和婴儿发现了胃憩室,并提出胚胎期胃贲门后壁有一囊状附属物,该附属物可发展成憩室。

胃憩室你见过几例?

由于大多数患者无特殊表现或临床症状不特异,胃憩室常在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或剖腹探查中意外发现。在X 线消化道造影下,胃憩室常表现为孤立的突出于胃腔的囊袋状、球形或半球形充盈影,大小不等,边缘光滑整齐,其形态可随钡剂充盈的多少及变换而改变,最具特征性的征象是可见胃黏膜经憩室的颈部进入憩室。胃镜下可见胃壁局限性囊样或袋状外突,憩室口呈边缘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可因胃的节律性收缩而改变,憩室内可见正常胃黏膜皱襞,有时其内可见食糜存留,甚至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憩室周围黏膜完全正常。文献报道,胃憩室X 线消化道造影的检出率为0. 04%,胃镜的检出率为0. 01% ~ 0. 11%。

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

胃憩室一般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若无合并症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有症状者宜进食易消化而少性食物,服用抗分泌药、胃黏膜保护剂及抗生素。胃憩室虽然治疗较为容易,但宜误诊,引发医患。

参考文献

1.孙秀静, 王燕斌, 崔培林,等。 胃憩室28例的发病特征及临床特点[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5):383-386.
2.王波, 姜传武, 赵斌,等。 胃憩室的MSCT诊断及误诊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 24(9):1521-1524.
3.贾林, 黄开红, 李瑜元,等。 国人消化道憩室的发病学特征及其并发症[J]. 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7):419-422.
4.南琼, 代维, 杨刚,等。 胃镜诊断35例胃憩室特点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9, 18(12):1128-1129.



【温馨提示】体验睿医文献免费全文,请在App Store搜索“睿医文献”安装即可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