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长江学者
UID: 35495
精华: 1
发帖: 332
威望: 462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6033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5 点
在线时间: 171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9-30
最后登录: 2023-08-11
楼主  发表于: 2012-06-14 17:47

 舍得与舍不得

舍得与舍不得
徐百柯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14日   06 版)    编者按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终于尘埃落定。高三考生们痛苦了、奋斗了、写作了,现在解放了。但还有几百上千万的高中生仍在为此焦虑——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阅卷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眼光和品位?尺度会如何掌握?

    祖国的文字,是感染人打动人的,是传递情绪和精神的,高考作文,本身就应该文采飞扬、观点各异。而宿构作文、模板作文等多种高考作文得高分的技巧,将学生们的天才思绪五花大绑,逼得他们缩手缩脚才思枯萎,只求能多拿分。

    本版特邀中国青年报6位优秀的编辑记者,同场竞技写下今年高考的全国大纲卷作文。他们是资深编辑、金牌编剧陈彤,体育部主任、资深体育评论人曹竞,评论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员曹林,冰点周刊主编徐百柯,资深编辑、著名作家徐虹,90后新锐记者邱晨辉。

    这6位作者在社会上才名不小,影响挺大,有固定的粉丝群,他们的同题作文没有八股的压制,没有模板的痕迹,随意而做信手拈来,但这,能入高考阅卷老师的法眼吗?高中生的大脑不是荒凉的大漠,他们的奇思妙想如高原的夜空,比这6位名编名记更有活力更加璀璨,希望从今年始,阅卷老师能给新思路大方地加分。

    四川出一种酒,叫“舍得”,取舍次品得酒中精华之意。四川还出过一位大画家,叫张大千。大千先生爱用家乡话说:“凡事告才晓得。”川话“告”,翻成普通话大概是“试”的意思。试了才有得,不愿试或不敢试,常是因为不舍,不舍这个不舍那个,自然难“得”。

    我是川人。这则“母与子”的故事,自然在我脑中勾勒出一幅图画:川西平原上,春雨过后田畴间,困窘的儿子和爽利的母亲,合演了人生一幕。儿子的不知所措,或许他自己一时间并未明白,其实是他“舍不得”。舍不得整洁的装束,究其根本是舍不得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状态。母亲看明白了,一语点醒儿子:你不是没有能力,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脱掉外衣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天地为庐,这番教导,在人生的教室里,传授的是“舍得”。

    母亲能这么透彻地教,其实也是因为她“舍得”儿子。放假归家的儿子需要心疼,险些滑倒的儿子需要心疼,有很多种理由或许会让这位母亲放弃这一课。但她没有放弃。来吧孩子,再试试,你能行的——舍了无谓的心疼和保护,母亲让儿子得了这宝贵的一课。

    我很愿意在脑海中为这一幕加上点东西。长髯及胸的张大千,为什么不能出现在他故乡的田野上?他是图画里的第三个人,看着稳稳当当挑秧苗的少年,手抚美髯笑吟吟地评说:“是啊,告才晓得。”

    舍得,有舍有得,无舍不得,这是人生辩证的哲理。舍得当然不是人的天性。犹疑、彷徨、占据现有……这些似乎更接近人的天性。所以,舍得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对于个体而言,舍得的心态需要历练方能获得;对于代际而言,舍得是需要传授和提醒的经验。

    有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与舍得相关——豁达。“告才晓得”就是豁达,试一试嘛,不试怎么知道;试了不行,那又怎样,难道不能再试,或换个方法试?这则故事里,母亲是豁达的:儿子可怜兮兮地站在那儿,但这没什么可忧心的,指明问题,鼓励他再试试,不就行了。儿子想必也体会到了豁达:咦,这么一试没什么嘛,顾虑全无,脚底下稳当了,担子也轻了。

    最后,我还是承认吧:“告才晓得”是我小学六年级一次作文竞****中写过的题目。因为思慕乡贤的缘故,小时候看过张大千的故事,于是记住了他这句话。六年级的作文写什么有些记不清了,但这句话一直记着,舍不得忘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愚愚币:+6(gaojunhn) 谢谢分享
  •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